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农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不少原本在城市里工作或打拼的女性毅然选择“凤凰还巢”,回到乐昌这片热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用智慧和汗水助力“百千万工程”。
然而,返乡创业并非一条坦途,除了一腔热情,更离不开实干、智慧和技术,而资金链的保证更是必不可少。不少女性创业者都会面临资金难题,难以扩大生产或者创业失败后欲东山再起时,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无疑是创业妇女的福音,给巾帼创业者们“雪中送炭”,为妇女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她们的心头难题,妇联组织为创业妇女“扶一程、送上马”,达到“扶起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涌现了一个个巾帼返乡创业、勇敢追梦的乐昌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廖石秀的故事,看她如何用十几年的坚守书写乡村振兴的“她答卷”。
廖石秀:用坚守书写乡村振兴的“她答卷”
返乡创业种植油茶并坚守18年的廖石秀,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也是韶关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作为乐昌市富树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广东省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等称号,并当选广东省人大代表。
展开剩余81%创业初心与缘起
回望廖石秀的创业历程,常有人问她返乡的缘由与初心。这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在粤北农村长大的她,自幼便目睹家乡石漠化困境。彼时国家已启动治理工程,尚未识字的她最早认识的四个字,是刻在石山上的“封山育林”。父亲指着光秃的山坡向她解释,这些字里承载着改变家乡的希望。
成年后重返故土,眼前的景象更令她揪心:裸露的岩壁上零星生长着枯黄茅草,山火肆虐时火线绵延十余公里,烧焦的山体如同疮疤。目睹此景,她与父亲都萌生了种树复绿的念头。“等退休了就回来”的父亲规划尚未落地,她却已不愿再等待——既然认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何不趁年轻尽早行动?这份源自童年的生态情结,最终化作她扎根荒山的坚定选择。
2006年冬,廖石秀辞去广州教育行业的工作,带着积蓄与家人返乡。经过半年筹备,她以果树种植开启荒山复绿计划,初期进展顺遂。作为农业“门外汉”,她背水一战引入立体种养模式——山腰种植果树,山下发展畜禽养殖,试图通过短周期养殖支撑长周期种植。
创业初期的挫折与重生
这场生态实践很快迎来残酷考验。2008年初,粤北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冰灾,持续半月冻雨将刚成活的果树苗尽数摧毁,直接经济损失逾30万元。资金链断裂犹如多米诺骨牌,随之而来的债务压力、养殖亏损与家庭变故接踵而至。长期超负荷劳作导致健康亮起红灯,最终确诊中度抑郁症,项目陷入长达三年的停滞。
这场涅槃让她对困境有了全新认知:“冰灾摧毁的是树苗,不是信念;抑郁困住的是躯体,不是灵魂。”当她重新站在焦黑的荒坡前,脚下已多了一份历经淬炼的从容。此后虽仍要面对市场波动、技术瓶颈等挑战,但再遇风浪时,她已学会在逆风中站稳脚跟——毕竟,能让石漠化山体重现生机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进化。
油茶产业的系统化探索
2008年冰灾重创后,廖石秀深刻认识到农业创业的复杂性远超想象。面对高寒石漠化山区的特殊环境,她带领团队展开系统性探索,在走访农科院校、调研同类产区的基础上,于2012年启动油茶试种项目。经过三年适应性观测,最终选定适应石漠化土壤的油茶作为主打品种,其耐旱抗瘠特性与当地气候完美契合,种植规模从最初300亩逐年扩展至2022年的4200亩。
2022年春夏之交,粤北遭遇百年未遇的持续强降雨,40多个山头的油茶林出现大面积涝灾,落叶落果率极大。面对可能全军覆没的危机,这位曾因抑郁消沉的创业者展现出惊人韧性:一边通过疏沟排涝、叶面施肥开展生产自救,一边在朋友圈记录茶树复苏过程。乐昌市妇联主动对接,协助廖石秀申请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乐昌市妇联主席还亲自协调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驻点指导,社会各界的关爱化作坚持的动力。当年底盘点时,虽然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但大部分茶树成功越冬,次年春季新梢萌发情况良好,这让她在朋友圈写下:“树在,希望就在。”
智慧农业与生态蝶变
这场与自然的博弈,让廖石秀对生态农业有了更深层认知:在石漠化治理中,既要尊重自然规律,更要掌握科技武器。如今她的油茶基地已建成智慧灌溉系统,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增收。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正以表土层持续增厚的速度,悄然完成着生态蝶变。
多年来,廖石秀逐步形成三大核心发展理念:
在经营准则上,始终将诚信与质量视为生命线。廖小茶山茶油定位高端食用油市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从种植到加工全流程把控品质。她常说:“见过太多企业因质量安全倒下,我们的品牌是十几年积累的信任,守住这道关才能走得长远。”为此建立三级质检体系,实现批次抽检全覆盖,确保每一滴茶油都经得起市场检验。
在生态发展方面,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基地通过大豆固氮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同时以短期作物(大豆、桃子)收益反哺长期产业(油茶),降低投资风险。这种模式使油茶园保持了原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
在联农带农层面,构建“企业+农户+科技”的共赢机制。通过流转6000余亩石漠化荒山,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公司建立“技术包干”制度,定期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培训,并与华南农大等三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重点攻关高山油茶抗寒品种选育和冷榨工艺优化。更吸纳50余名农民稳定就业,为200余户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保底收购服务,带动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巾帼担当交出诗意答卷
廖石秀的经营理念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食品,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更是企业人的初心与追求。企业根植南粤大地,唯有紧跟党和政府指引,赢得消费者信任支持,方能行稳致远。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探索的征程没有终点。如今油茶种植面积已达6700余亩,42座荒山换上绿装。实践证明,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坚持到底!农业之路充满波折,廖石秀感叹:从“农业小白”成长为“乡土专家”,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惠农政策与妇联的扶持。她把青春与余生都献给这片大山,只为让荒山更美更绿。“回报家乡,扛得起责任,担得起使命”是她永恒的信念。扎根乡村,把最平淡的荒山打理成最诗意的风景,让大山深处弥漫醉人的茶花香——这是她向家乡交出的答卷,更是她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的巾帼力量!
文/图:李敏磊/乐昌市融媒体中心
编 辑:丘辉鸿
初 审:李敏磊
二 审:秦 琳
终 审:陈晓霞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
发布于:北京市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